工作坊
12/16/2018
2018/12/16
2018/11/15
讀書會
11/15/2018
科普哲學讀書會《哲學能做什麼 What Philosophy Can Do》之一

Sunday, 25 November 2018 at 13:30
Main Building 232, SOAS, Bloomsbury, London WC1H 0XG
Gary Gutting的《哲學能做什麼 What Philosophy Can Do》是一本討論哲學與公共議題關係的科普書。
書內從多個面向討論以哲學作為一種公共議題論辯工具時應該考慮的問題,包括政治、科學、信仰、新自由主義、道德等與公共議題緊密連結卻又難以一語道盡的面向。
想邀請對公共議題的思維和論述方法有興趣但還沒有機會踏入這個領域的朋友一起來參與討論,我們期待不同領域的朋友從各自獨特的角度分享對這本書的看法。
第一次討論的內容是導論和第一章《如何論辯政治議題》,會由小弟我負責導讀,後續的討論進度和形式則由參與的朋友們一起決定。
《哲學能做什麼 What Philosophy Can Do》這本書的繁體中文版可以在台灣的各大網路通路買到,英文版的紙本和電子版可以在英國各大書店買到。這場讀書會為以繁體中文版為主,但也歡迎選讀英文版的朋友一起來。
工作坊
11/15/2018
喬瑟芬主講:當性平教育遇上保守派的反撲

主講:喬瑟芬
時間:11月17日(六)下午2-5點
地點:SOAS Paul Webley Wing S312
講者介紹: 喬瑟芬
曾任職媒體、文創產業。姝文創、《如果你也聽說》性/性別暴力寫作計劃共同創辦人。因成長於教會而意外踏入性別運動,希望促進基督教與LGBTI群體間的對話,不定期於網路發表有關性平的文章。
活動介紹:
即將到來的公投,你還搞不清楚「平權」跟「愛家」在爭論什麼嗎?倫敦講臺特別邀請到喬瑟芬,來分享性別平等教育的重要,也談談人權保障與宗教自由的範疇,以及進而理解彼此、尋找可能的溝通方式。
性別平權不僅不是少數人的議題,更不應侷限在個別族群的討論,它也攸關家庭成員如何看待彼此的態度。因此本次工作坊,將從婚姻平權、同志教育等公投命題出發,希望進一步討論其背後的政治與宗教因素。
2018/10/18
工作坊
10/18/2018
對話王丹: 臺灣、美國與中國的三角關係
2018/10/05
工作坊
10/05/2018
不只是音樂— 和阿洛、舒米恩聊聊那些關於原住民文化、土地和關懷的事
2018/09/30
工作坊
9/30/2018
英國劇場 台灣觀察 — 劇場工作坊
2018/09/24
2018/07/02
工作坊
7/02/2018
You are what you eat? -飲食人類學工作坊
2018/06/17
工作坊
6/17/2018
同志國族主義與數位粉紅經濟
遊行
6/17/2018
同志大遊行美工日兼吃吃喝喝的週五下午

Hello 大家好,
在倫敦同志大遊行的前一週,倫敦講臺將利用一個下午的時間邀請有空的朋友一起來製作同志大遊行當天需要的手拿舉牌,也讓想參加遊行的朋友或當天無法參與的朋友們可以互相認識。
這會是一個輕鬆愜意的場合,歡迎有空的朋友一起來做做手工聊聊天認識大家。這場活動沒有特定開始的時間,歡迎有空的朋友隨時加入我們。
Time: 29 June at 13:00–17:00
Venue: SOAS, S211, Paul Webley Wing (Senate House), SOAS, London WC1H 0XG
同天晚上同個場地是"同志國族主義與數位粉紅經濟"的座談,也歡迎晚上有空的朋友留下來繼續參與晚上的活動,活動細節請見以下活動頁面說明。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073908319452328/
2018/05/15
遊行
5/15/2018
2018倫敦同志大遊行,推動性別教育反歧視

報名連結(Facebook Event)
2017年5月24日,臺灣司法院做出釋字第748號解釋,宣告現行民法將婚姻限定於一男一女違反憲法保障之平等權,使得臺灣即將成為亞洲第一個實現婚姻平權的國家。在不到一年之後,釋字748號的解釋即將生效,但在此時此刻,性少數(LGBTQ+)受到歧視或霸凌事件並沒有因此而消失,實現性別平權仍然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
倫敦講臺今年依舊不會在歐洲最大的同志大遊行London Pride中缺席,誠摯邀請關心性別、性教育、反歧視以及婚姻平權的朋友與我們一起走進遊行隊伍中,讓我們帶著主要訴求「No more discrimination no more bullying」,在2018年7月7日加入倫敦同志大遊行的行列。
倫敦講臺長期關注在臺灣發生的社會議題,自2015年起,年年參與倫敦同志大遊行,為台灣的性別議題發聲。從帶著標語在場邊支持開始,2016年50位朋友參與遊行;同年底超過百人集結,拍照力挺婚姻平權修法;2017年100位朋友走入遊行隊伍之後,今年仍然要用具體行動,為推動性別教育及反歧視和污名努力。
歡迎80位有意願的朋友,不分國籍,與我們一同加入遊行對世界發聲,並監督後續法案的進度。
「2018 London Pride」活動資訊:
- 活動日期:2018年7月7日星期六(報名成功者,請留意後續更新確切的集合時間與地點)。
- 報名費:一人 £5(支應團體報名費及印製大小型標語之費用,活動後將於本活動頁公布明細;如有結餘,轉為倫敦講臺後續運作經費)。
- 報名方式:請於本活動頁置頂文下方留言「+1」(或者+報名人數)。
- 繳費方式:留言後,將有倫敦講臺義工(ChaoKang Chang),以臉書私訊聯絡告知匯款資訊。
注意事項:
- 倫敦講臺是以義工運作的團體,受限於人力,報名繳款後無法退費,但如不克前來參加,可將名額轉讓他人。
- 不限參與者國籍!歡迎所有人同樂。
- 六歲以下孩童可以報名、不需繳費。
- 當天的集合時間和地點尚待主辦單位通知,照前二年的經驗應該會在中午前後在Great Portland St地鐵站附近集合,再一起進入官方集合點,請有興趣要來的朋友先將時間空下來,確切的集合時間在接獲通知後會立即更新。
2017 倫敦同志大遊行,秀出亞洲第一名!
- 前導影片:婚姻平權怎麼「聲」援?!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NcPFwpkxqc
- 活動頁: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956388191263265/
2016 倫敦同志大遊行、臺灣聲音不缺席!
- 活動紀錄短片:公視公民行動影音資料庫 - https://www.civilmedia.tw/archives/49797
- 影像紀錄: https://www.facebook.com/media/set/?set=oa.1050519185039314
- 風傳媒:http://www.storm.mg/article/134585
- 活動頁: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153876607996120/
2016 海外台灣人支持修正民法,力挺婚姻平權!
- 活動頁: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73459416455327/
倫敦講臺討論區: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598027870288450/
倫敦講臺官網:https://www.formosasalon.org.uk/
版頭2017遊行攝影:Jay Ling-chieh Chen
工作坊
5/15/2018
Exhibition Seminar: Taiwanese Indigenous Curatorial Practice

倫敦剝奪展覽實踐分享: 臺灣原住民當代藝術的履踐相遇
Dispossessions: Performative Encounter(s) of Taiwanese Indigenous Contemporary Art
presents
Performative Encounters and Curating Dialogues betwixt
artists, performers and curator
|| 活動時間 ||
Part I - 表演藝術的履踐相遇
6.00 – 6.10 布農族策展人 Biung Ismahasan 介紹
6.10 – 6.40 太魯閣族表演藝術交流 Don Don Hounwn and Temu Basaw
6.40 – 7.00 觀眾、藝術家和策展人對話
Part II - 視覺藝術的履踐相遇
7.00 – 7.10 布農族策展人 Biung Ismahasan 介紹
7.10 – 7.30 布農族跨領域畫家 Eval Malinjinnan 的視覺呈現
7.30 – 8.00 觀眾、藝術家和策展人對話
Part II - 原住民民族誌音樂的履踐相遇
8.00 – 8.10 布農族策展人 Biung Ismahasan 介紹
8.10 – 8.40 艾秧樂集 (Ayi-yanga) 臺灣民族音樂學的音樂演出
8.40 – 9.00 觀眾、藝術家和策展人對話
9.00 – 10.00 展後酒會
讀書會
5/15/2018
讀書會 - 反離散(四)
2018/05/03
Field Trip
5/03/2018
最不得其門而入的產業秘辛 -- 藝術產業工作坊
2018/04/20
工作坊
4/20/2018
對話Whiskey Chow:藝術可能改變世界嗎?
2018/04/10
工作坊
4/10/2018
族群藝空間作為基進策略:臺灣原住民當代藝術在倫敦的合作策展實踐
讀書會
4/10/2018
讀書會 - 反離散 (三)
2018/03/22
讀書會
3/22/2018
讀書會 - 反離散 (二)
2018/03/17
讀書會
3/17/2018
讀書會 - 反離散 (一)
2018/02/28
倫敦寫臺
2/28/2018
二二八冷知識
緣起
倫敦講臺在今年2月24日,為即將到來的二二八事件71週年舉辦了一場「歷史、臺灣、二二八」工作坊,和大家一起談談影響臺灣至今的二二八。工作坊之前一週,筆者藉由7篇、每日一篇冷知識,期待與會者能從幾個小問題,先大致回顧我們可能不知道的二二八,並思考這些問題背後更多可以思考的議題。這7篇冷知識,大致按照時間順序,從爆發、一連串的後續事件,以及1980年代末期解嚴至90年代初期二二八的解禁和平反運動。每次冷知識,也附帶一個歷史現場,或許大家有一天走過時不再只是經過與錯過,而是能理解所在的這些場域曾是歷史的舞台,留下了血淚與傷痕,等待你我來共同弭平。
除此之外,每篇都留下了1至2個沒有答案的問題,有些在工作坊已經解答,有些則希望大家一起想想。
最後,每篇也多附上參考資料來源,期待有興趣的朋友有機會透過閱讀進一步探索。
2018/02/13
工作坊
2/13/2018
歷史、臺灣、二二八工作坊
2018/01/06
工作坊
1/06/2018
過勞作功德?勞基法修法吵什麼?

6 January at 14:30–17:00
B202, Brunei Gallery, SOAS
台灣勞資糾紛很少、根本沒有過勞死,如果有,也是勞工本來就有病。(資方代表蕭明仁)
認真需要賺錢的勞工現在在工作,外面抗議那個都是放錄音帶的啦!(民進黨籍立委邱議瑩)
照服員薪水三萬工作已經超過忍耐,要施展愛心有一點點困難,但要當作功德臺灣。(行政院長賴清德)
這些幹話,都源自2017年11月執政黨推出勞基法修正案的審查過程,民進黨2016年砍掉了勞工七天假,訂了一例一休,2017年隨即打算推翻去年自己修的一例一休(但七天假沒有要還的意思),以增加勞基法上的工時彈性,這些措施包括有條件放寬七天須休假一天的原則、輪班間隔從最少需要休息十一小時放寬到八小時等重要的原則。